cn

极细同轴线在 VR/AR 设备中的布线难点与优化要点

分类:线束组件       

专业代理销售提供:连接器|线束|线缆产品

随着 VR/AR 技术迅速演进,头戴式设备对内部线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无论是高分辨率的显示信号,还是来自多种传感器的实时数据,都需要一种高速、低损耗的传输方式。而在紧凑的空间中完成布线,更是设计上的核心难点。
2.jpeg

1、空间受限与弯折设计
VR/AR 设备内部结构密集,布线空间极为有限。尽管极细同轴线(micro coaxial cable)直径通常仅在 0.3~0.5mm 范围内,但实际布线仍需严格控制弯折半径。一旦弯折过度,可能导致阻抗变化,从而影响信号完整性,引发衰减或失真。
3.jpeg

2、电磁兼容与信号稳定性
头显设备集成了显示模块、摄像头、位置追踪传感器等多种电子单元,各模块之间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风险。虽然极细同轴线具备良好的屏蔽结构,但在高密度布线条件下,仍需通过合理的路径规划与间距安排来降低串扰,确保数据和图像传输的实时性与稳定性。
4.jpeg

3、动态使用下的机械寿命
VR/AR 头显在佩戴时会伴随频繁的头部移动,内部线束需长期承受反复弯折。极细同轴线较软排线更具机械韧性,但在持续动态负载下仍可能出现金属疲劳或外皮破裂。如何在布线规划中兼顾柔性与耐用性,是确保产品寿命的关键环节。
5.jpeg

4、装配要求与模块化思路
极细同轴线束的端接包含多道复杂工序,对焊接精度与装配设备都有较高要求。通过采用模块化线束方案,不仅可以提升量产的一致性,还能在保持高可靠性的同时,降低装配难度,提高整体制造效率。
6.jpeg

VR/AR 设备中的极细同轴线束布线,是在“高性能传输”与“小型化结构”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。要实现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,同时保证设备在长时间使用中的可靠性,就必须在材料、布局、屏蔽结构以及制造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优化。
我是【苏州汇成元电子科技】,深耕高速传输线束与极细同轴线束的研发定制,为各类设备提供高可靠的互连解决方案。如果您正在寻找专业支持,欢迎联系张经理 18913228573(微信同号),我们随时为您提供技术协助。